来源:互联网新闻 时间:2020-04-30 17:59
3月底,国内基金行业年报出炉,64家公募基金公司2011年投资巨亏5004亿元;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反差的是,不仅基金公司继续旱涝保收,基金公司、银行和证券公司组成的“收费联盟”在基金业务上稳赚不赔的利益链也浮出水面:年报显示,“收费联盟”去年进账390亿元。
数据对应的事实,在刺激广大基民神经的同时,再一次对公募基金投资、销售和收费费率等运作模式提出质疑。
基金公司,天之骄子?
虽然去年证券市场整体低迷,但在熊市,亏损带给基民的痛苦与坐收管理费带给基金公司的光鲜形成巨大反差。依靠当年计提基金资产0.6%-1.5%不等的管理费,64家基金公司去年轻松收取管理费288亿元。
基金公司作为非上市公司,本身不会自己公开相关财务数据,但上市证券公司披露的财务报告仍然将基金公司的高利润曝光。在涉及的10家基金公司中,8家公司保持盈利,大成、长盛、海富通、富国等多家大中型基金公司净利润仅下滑不到两成,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华夏基金去年净利润达到6.67亿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28%,远超一般制造业。从2009年-2011年,不管市场如何起伏,三年间基金公司豪取900亿元管理费收入。
在保持稳定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基金公司人力成本没有下降,知名基金经理年薪都超过百万元,除此以外,基金公司自命“天之骄子”,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必选黄金位置落脚。在寸土寸金的北京金融街,7家办公地点设在北京的基金公司中有5家都将办公室集中于此,建信基金、泰达宏利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和华夏基金的办公室都位于金融街核心区。
基金、银行、证券,收费背后有何玄机?
在基金公司将管理费作为主要收入来源已经尽人皆知的情况下,银行和证券公司也在基民身上打着自己的小算盘:银行抬高客户维护费用、证券公司抬高股票交易费率这些“不能说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它们依靠与基金公司的各项业务联系,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收费联盟”。
一方面,银行在2011年获得56亿元基金托管费收入。第三方基金销售研究机构好买基金CEO杨文斌向记者介绍,银行托管费相对较为固定,银行对此需要做的,是负责基金托管安全与核算等问题。但记者了解到,银行在托管基金产品过程中付出的技术和人力成本,与庞大的收费相比着实不高。
与此同时,47亿元的客户维护费收入则成为银行的另一条生财之道。“xx基金最近收益不错,基金经理一直都很优秀,买基金的话这个比较适合您。……”所谓客户维护费,就是基金公司向银行支付的银行用于维护销售渠道的费用,这部分费用实际上来源于基金公司的管理费,最高比例可超过管理费的30%。
一家大型国有证券公司负责相关业务的高管向记者介绍,近几年来,强势的银行议价能力不断上升,它们向基金公司提出的要价也越来越高,而国有四大行因为销售网点多,要价一般较高。
另一方面,证券公司去年通过交易佣金获得46亿元的收入。在日常投资中,基金公司需要向券商支付股票交易的佣金。一般而言资金规模越大佣金费率越低,但在基金公司资金规模庞大的情况下,股票交易成本却高于散户,这其中的玄机何在?
东方证券上海长阳路营业部总经理鞠琰红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交易佣金费率普遍下降,一个资金量在几十万元的投资者都能够享受到最低0.3‰-0.5‰的费率。而据记者统计,2011年基金公司股票交易佣金费率却高达0.8‰到1‰。
记者翻阅某大型基金公司20多只产品年报,发现其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全年共付出交易佣金2.56亿元,其中大部分交易费率超过0.8‰。记者粗略计算,如果按照市面上较为正常的5‰手续费交易,该公司一年可以为基民节省1.6亿元左右的手续费。
对此独立财经评论人士皮海洲指出,基金公司与证券公司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基金重交易频率、轻投资回报,从而给基金与券商双方带来利益输送的机会。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以较高的佣金进行交易,多数证券公司与基金经理之间都有默契,通常证券公司都会给基金经理返还提成。
但一些证券公司高管对记者表示,基金公司交易手续费高于散户,是因为券商研究所会向基金公司提供相关的投资研究服务。
屡受质疑,运作模式为何不改?
近几年来,公募基金的收费模式年复一年地被质疑,关于制度创新及收费模式改革话题再次也一次又一次地被业内人士所提及。虽然业内对于浮动费率和固定费率模式利弊讨论已久,但多位专家学者将规则改变的焦点集聚在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变化上,认为行业规模的变化将带来制度创新的机遇。
杨文斌表示,国内的管理费率是跟着国际水平走的,目前美国规模巨大的共同基金特别是股票型基金的管理费率水平为1.2%左右,因此从国际惯例看,中国的公募基金管理费率调整空间不大。
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吕随启指出,在我国公募基金发展初期,保持较高的管理费率是在鼓励公募基金扩大规模,但在基金业迅速扩张之后,现在不需要如此之高的管理费率来向基金行业“输血”,必须改变基金对基民只收费不管挣钱的“拔毛”机制,探索在维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扩大对基金公司的浮动考核机制,以此更符合实际地保护投资者权益并约束基金管理人。
从1998年中国第一只规范运作的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开元募集成立到2011年末,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资产管理规模从零上升到2.1万亿元。对此皮海洲对记者说:“中国基金业不可能一辈子不‘断奶’,公募基金不能依靠与中国国情、中国市场不符的高管理费率模式无限生存下去,必须结合投资回报进行业绩计提。”
而另一方面,随着阳光私募基金、证券公司资产管理部门等竞争对手的兴起,在市场化竞争条件下,基金是转型升级为具有高度信托责任和投资能力的资产管理机构,还是逐步与银行、券商这个“收费联盟”走向没落?
由于2010年和2011年公募基金累计巨亏,部分基民已逐渐失去信心,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基金发行数据显示,新发基金募集规模都偏小。对中美金融市场进行过比较研究的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董事总经理郑学勤此前对记者表示,在经历2006-2007年基金业规模大扩容的“疯狂年代”后,目前国内基金公司在宣传营销、产品结构、人员组成上同质化日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认为,这种竞争关系势必会使基民选择用脚投票。“很多基民看到公募基金在自己公司之间以及与证券公司之间有利益输送,非常容易就会选择赎回,现在买公募基金的人越来越少。”吕随启说,“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要市场化就要法治化,打击内幕交易、老鼠仓和利益输送都是市场化竞争所要求的,这样才能铸造出具有高度信托责任和投资能力的资产管理机构。”